国势 【第004章】 国情阐述

小说:国势 作者:月影梧桐 更新时间:2017-02-20 10:15:2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秦时竹的案头放着厚厚的一叠稿纸,这些天来,除指挥各方面正常运作,他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这个时代是没有电脑的,即使有也不敢拿出来公开示人,秦时竹只能老老实实地一张一张写,他由衷地感觉到繁体字真是一个累赘,笔划多不说,而且处理不好架构,如果用毛笔就麻烦了好在有从德国进口的自来水笔,才能使用自如纵使这样,里面还是有不少的错别字,幸亏沈蓉贤惠,事先一个字一个字校正过去,才避免了笑话

  对秦时竹的理论水平,沈蓉是由衷地佩服,但秦时竹的字词错误,让她大跌眼镜,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两者间等量齐观每逢问到这个,秦时竹总以在南洋日久,汉字渐渐忘却为由解释问多以后,沈蓉也见怪不怪,视若无睹了,好在秦时竹也不是笨蛋,后来的错误就慢慢地少了

  “建党是为了好地参与政治,改良国,在改良之前,有必要把国目前的国情、社会阶层和主要矛盾说明一下:

  国现在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说是半殖民地,是因为国仅仅在名义上保持**地位,实际上受各列强的共同支配,租界、势力范围、治外法权等等的存在,形成国之国;列强在国派驻领事、驻扎军队、肆意传教、侵犯着国的领土、领水,不断干涉国内政;列强控制着国经济的命脉,掌握了海关、铁路、盐税等一系列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阻碍着国民族产业的发展……

  说是半封建社会,是因为国虽然推翻了**王权消灭了封建社会地外在形式,但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封建意识、腐朽传统、落后学说还在束缚着人民的头脑,这种趋势是长期的,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在某些时候**王权甚至会复辟,或者借助独裁地形式公然大行其道可以说目前在骨里还是封建的,起码是封建意识地

  在经济上,极端不发达,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业经济农业经济又以租佃关系为主,有大量无产者,他们除了自己人身外没有任何资本和生产资料人身依附情况十分严重,整个社会是基本自给自足的内部循环,……工业生产以手工业小生产为主,主要满足当地的需要没有广泛的市场意识,分布分散、资本力量薄弱、技术落后、竞争力不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低下,易受外界侵蚀而破产;……仅有的一部分现代产业,已融入全国或国际市场,变成为大市场而生产,但其生产、交换、分配受国际垄断势力的压迫而举步维艰……

  盖现今国之阶层,大体可分为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地主阶层、产阶层和资本家阶层;其农民阶层和工人阶层占了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按其经济地位之不同,农民又可分为雇农、贫农、农和富农,一般而言佃户主要就是雇农,小自耕农是贫农或农,大自耕农就是富农,由于天灾**或地主、政府压迫,从农民地上层阶层向下滑落者多,上升者少……工人主要分产业工人、商业工人和个体生产工人,产业工人一般在现代企业做工如辽阳实业的工人其前身往往是贫苦农民或已破产的小生产者,商业工人是在一般性商业组织从事辅助性工作无特殊技能或仅有一般技能的人员,如店员、职员等,个体生产工人主要指小生产者如陶工、木匠等

  农民阶层的下层和绝大多数工人都可归入无产者或半无产者,他们的人数应该占国总人口的8成以上,大都难以维持温饱;地主阶层是指农村广泛占有土地,基本不从事劳动,或只从事投机性业务,他们地所得基本是靠剥削和寄生所得,他们及其家属,人数虽然不多,但占据了农业大部分生产资料,从整体上说过着富裕但不奢侈的生活……他们和富农一起,构成了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半封建经济的主要体现……”

  “等等,都督,您说地主主要剥削和寄生所得,基本不从事劳动,这点我有异议……”袁金铠发问了,“地主确实是剥削了,收租就是很好地表现,但他收租也是因为他给佃户提供了土地,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并不能一味地说是寄生况且,就我所知,很多地主一般也参与劳作,不是说他去种田,而是说他去巡视田头、筹划灌溉、道路等事情,这也应该算是劳动?”

  “剥削这个词听上去不太好听,但是事实,你想,土地本身不会出粮,全靠农民一年辛苦劳作才有产出,地主如果没有农民,他哪里来的粮食和租金,不剥削农民他能剥削谁?至于寄生,我用的是他依靠农民这层关系,并不是指他整体就游手好闲、无事生非,我在想,要是没有农民,地主就得饿死,用寄生来形容,最形象,虽然有点夸张……”

  “好像沈先生家里的地也不少?”张榕笑着问秦时竹,一群人不怀好意地笑了

  “不错,我岳父是方圆有名的大地主,他也剥削了农民,这是无可抵赖的事实”秦时竹说,“为了扭转这一耸人听闻地被动局面,我下面还有一个解释,即咱们要推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何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左雨农一听见又有名词,赶紧问

  “比如说种田,土地自然是必不可少地,种、肥料也是不应该缺的,其他地就是耕作劳动了整个从春耕到秋收的过程,我们都可以视为一个劳动过程,那么这三方面因素都参与了其,他们就构成了农业生产的要素,至于分配……”

  “我明白了,”禹谟叫出声来,“这就好比做买卖,你以土地入股,我以种和肥料入股,还有人以劳力入股,等收获时,大家按照彼此出的股份多少分配……”

  “对这就是所谓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样一说明,对于地主的收租,我们在感情上应该容易理解,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地主,而是规范其分配行为,让他收取合理的股份收

  “那么都督,政府和国家并没有参与农业生产,它们为什么能收税呢?”熊希龄挠了挠头皮,“千百年来,都说是皇粮国税,按照你的逻辑,国家岂非没有征税的理由了?”

  “秉三兄,从前的皇粮国税那是建立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基础上,自然有权收税”秦时竹地说,“现在的根据是,国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等于参与了生产,自然也应该享有分配权利比如,国家收税要维持国防,要是没有军队保卫,一天到晚不是土匪、强盗劫掠就是洋人入侵,老百姓怎么种得好田?这是其一;其二,税收也有一部分用于教育,农民他自己可能不读书,但总有弟要念书,缴税就相当于提供教育经费;其三,税收有很多用于官员开支,种地的再老实巴交,总免不了有纠纷、是非,需要官府出面调解,有了病虫害,还要依靠官府来治理,说得彻底一些,如果农民受了灾,要饿死了,官府也有开仓赈粮的义务,这钱其实就是农民缴税时留下的……凡此种种,我概括为收入的二次分配……”

  看左雨农又想问的神情,秦时竹笑了,“左秘书长,别急,我会慢慢讲给大家听的……”

  “一般而言,国之人凡是参加有益劳动的,都应该获得报酬是不是?”大家都点头称是,“但是有些人从事的是没有产出的劳动,如军队的士兵,训练很辛苦,但再辛苦也变不出粮食;又比如教师,教会小孩很多知识,可是知识不等于现成粮食,前面已经说了,无论是士兵还是教师,这些劳动都是社会所需,因此必须给它们报酬怎么给呢?就要在有直接产出的人群划出一部分给这些人,由此,劳动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劳动和间接收益劳动,对直接收益劳动的劳动成果分配,我称之为第一次分配或初次分配,对间接收益劳动的分配就是第二次分配或再分配”

  “我懂了,复生兄,那就是说初分配是各方自己的事情,而再分配就是由国家和政府出面主持,我们收税无非是履行职能,而不是说剥削农民、压迫农民”熊希龄说,“本来我还想,按照都督前面的理论,我们这些人也变成寄生虫了,我正犯愁呢,想不到我熊希龄一年到头忙死忙活,结果啥也没生产,这做官还不如回家种地算了用两次分配这么一解释,倒还真是个理儿”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葛洪义插了一句,大家笑得前俯后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势,国势最新章节,国势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