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锦挤出了几滴眼泪,也不擦。

  就是让人看看,我是真伤心了。

  过了一会儿,他才擦掉眼泪。

  “好了不要在外面跪着了,让人看了笑话,走回衙门了再说。”

  潘蔚:“嗻。”

  进入县衙后,张瑞锦让人安排自己的一千人休息。

  他继续和一众官员沟通。

  “潘大人,现在我们还有多少兵力,是否能再次组建一支部队收复失地?”

  潘蔚:“回大人,刘大人这次带走了我们大部分士兵,现在台湾只是一个府,能用之兵太少,主要是守卫各个城池。”

  “刘大人从十几个县,每个县都抽走了几百人,我们还对台东地区失去了控制权。”

  “现在每个地区的守卫都不够了,更别说再次集结部队了。”

  张瑞锦沉默了。

  面色焦急。

  内心窃喜。

  他实际上想的是,太好了,要的就是你没人。

  张瑞锦:“刘璈将军身亡信息可有递奏折上去?”

  潘蔚:“还没有,我们也是刚得知消息,又碰到巡抚大人即将抵达台湾,我们就想着等大人到了定夺。”

  张瑞锦:“好,首先给皇上和太后上奏折,告知我们具体情况,然后事发经过也写上,还有刘璈将军殉国消息也写上。”

  “另外请求支援,我们台湾省也是刚刚建立,什么都没有,没钱没人,这让我怎么收复失地?”

  “给我再凑一千人出来,我带领我的护卫加这一千人,共两千人前往苗粟,抵制敌军继续南下。”

  “另外台湾建省的事情继续,各府官员我会整理一份启奏圣上定夺。”

  潘蔚听到张瑞锦让他代替写奏折,他可高兴坏了。

  事发经过他咋知道,全靠听说,失地怎么丢的,那是知府大人弄丢的,和我同知没关系,他的管理有问题。

  谁带领军队打的,知府打的,知府带人亲自打的,还打了败仗。

  最主要是知府死了,他随便写,问题都出在知府身上,和我同知一点关系也没有。

  他还可以加几句,同知潘蔚力劝知府切勿鲁莽,守住新竹县等巡抚大人到了在做定夺,刘知府不听,一意孤行,导致惨败身亡。

  张瑞锦将他们赶走后,好好看了看这台湾府的衙门。

  和直隶地区比差的真不是一点半点啊。

  几天后张瑞锦临时将台湾府的治所搬到苗粟。

  以身作则,抵制汉军南下。

  这让很多官员钦佩。

  张瑞锦在苗粟共三千大军,一千是其他地区支援的,一千是他带来的,一千是苗粟原本就有的。

  这点兵力只够自保,可能自保都不够,对面火力猛,他们可没什么火力。

  台湾省的行政班子也梳理了一遍,毕竟他带来了很多行政人才,郑文杰前面分了他一半。

  张瑞锦也用了很多以前的人。

  只要没有做过恶,都可以用,做过恶事的,也只有慢慢清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慢慢烧。

  也有人给他送钱、送人送东西的,他东西收了,记账当军费,然后转身就把这个官员或者乡绅查了。

  这也让他在台湾地区落得一个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好名。

  潘蔚也被暂时代替台南府知府行政。

  其他各府由之前县令暂替,等朝廷派新的官员过来。

  潘蔚是张瑞锦举荐的台南府知府,现在只是暂代,等朝廷正式任命。

  台湾府张瑞锦举荐了自己的副将王志平。

  这也是跟随张瑞锦多年的好兄弟,也是李经孝第一批开出来的军事人才。

  第一批上尉中的一个,资历比较老,升任一个知府还是很有可能的。

  就台东州暂时空缺,等待朝廷派官员过来。

  刘璈得知南雅厅失守的消息本来就比较晚,然后写奏折给朝廷中间又要花好几天时间。

  中间要走海路,又要走陆路,还是快马加鞭八百里急报的效果。

  差不多是张瑞锦上任后朝廷才收到刘璈第一封奏折。

  军机处的恭亲王看到这个奏折感觉不是小事,就准备上朝的时候提出来。

  这天北京下着鹅毛大雪,众官员还是穿着厚厚的官服上朝面圣。

  同治帝已经15岁了,即将亲政。

  只是慈禧还是牢牢的掌控手中权力,没有放权给同治帝的意思。

  同治都还没有睡醒,睡眼朦胧的,他每天就是来做做样子,这椅子上有个人就行。

  做主的还是后面的太后,和下面的恭亲王。

  同治想着等会还要去读书就心烦,但是又不能不去,烦上加烦。

  在龙椅上坐好后,下面就开始朝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同治帝:“平身!”

  官员起身后,就开始菜市场买菜一样了,吵的不行。

  有弹劾李鸿章贪污的。

  有弹劾曾国藩滥用职权的。

  有弹劾左宗棠剿灭回军不利的。

  还有人弹劾恭亲王不应该举办洋务运动的,这有违祖训。

  同治帝也习惯了,这些人就喜欢弹劾,但是又没证据。

  弹劾谁,弹劾什么是他们的自由。

  皇帝也不能管,这是言官的职责。

  等他们吵累了,开始处理正事。

  小安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恭亲王看了看其他人,然后缓缓走出。

  跪在地上:“臣恭亲王奕欣有事起奏。”

  慈禧看了看这个奕欣,好奇今天他又是啥事,要钱还是要钱还是要钱。

  恭亲王找她最多的事就是要钱。

  自己的园子都没钱修,那还有钱给他糟蹋,那是不可能的。

  同治帝也不开心,都要结束了,每次就是自己这个皇叔站出来。

  等朕亲政了,有你好看。

  恭亲王:“启禀皇上、两宫太后,台湾原知府刘璈上了一道奏折。”

  “几日前,台湾省台南府有一伙贼人揭竿起义,一举拿下基隆厅、淡水县、南亚厅三城。”

  “并且对方好像获得了洋人的支持,火力异常凶猛。”

  “目前刘璈已经在台湾召集了1万大军,前去平叛。”

  慈禧对这种起义已经免疫了。

  这大清朝不要看着表面风平浪静的,实际上各种各样的起义数不胜数。

  这种才拿下三个城池的并不值得她老人家关注。

  尤其这还是在遥远的海的另一边台湾。

  离的太远了,更不值得她去关心。

  她有那功夫去关心台湾,还不如多费费心思怎么筹钱将自己的园子修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最新章节,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