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孝说完,白涛带头鼓掌。

  “同仁们,你们放心大胆的杀敌,家人我会帮你们照顾。”

  “白涛、秦海、政子启。”

  “属下在!”

  “凡我腾龙士兵,无论陆军、海军、武警、警察、民兵以后除了正常补贴外,还要拥有看医优先权、孩子教育优先权、烈士子女无条件抚养权、住房优先权。”

  “是。”

  “对了还有定期给士兵们安排一场相亲,我们也要关心大家的人生大事不是。”

  “哈哈哈哈。”

  “好了不说了,今天是我啰嗦了。”

  “今天是过年,但是你们这里是第一线,肯定不能饮酒,我们以水代酒,大家吃好喝好。”

  “祝腾龙帝国越来越繁荣,早日打败大清八旗,光复我汉人江山!”

  “祝腾龙帝国百姓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祝全体将士身体健康,本领高强,能打能拼能胜!”

  ……

  “另外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干杯。”

  “最后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在李经孝站起来那一刻,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然后一起碰杯。

  接下来一群人都开始吃喝起来,李经孝也吃的很香,他很喜欢和士兵待在一起的感觉。

  这让他感觉自己回到了后世。

  在这里吃了午饭,晚上又去了另外一个团,还和站岗的士兵交流了几句。

  第二天在洛阳政府,李经孝也召见了一批腾龙国政治人才,对他们工作表示肯定。

  最后一天,李经孝选择和百姓一起度过除夕。

  上午找了一些家庭嘘寒问暖。

  晚上李经孝还给李鸿章打了个电话,和家里人聊了一会儿天。

  他前面有叫李鸿章他们一家子来河南过年,只是李鸿章拒绝了,现在他就想待在安徽生活,不想来河南。

  几个弟弟妹妹都太小,还在上学也没有来洛阳。

  李经孝又是孤独的一人过年。

  这个年过得很平静,大清那边也在过春节,还有他们也没有准备好,和腾龙军打硬仗。

  除了西南边界英法两国有小打小闹外,其他地方都很太平。

  大年初三,来自倭国的第一批物资运输到了江苏通州军港。

  这天无数百姓来到海边观看,只见五十多艘大型军舰和运输船浩浩荡荡的行驶过来。

  前后左右都有腾龙军军舰护航。

  李经孝下令物资全部运输到江苏通州。

  这第一批物资以金银珠宝为主。

  有白银3000万两,黄金1000万两(500吨),还有各类珠宝若干、以及1000吨稀土。

  总计超过7000万两白银,还欠腾龙帝国5000万两,第二批再付清。

  这批物资抵达腾龙帝国后,黄金和白银归腾龙国国库封存,白银可以流通,黄金不流通囤积。

  稀土按照特殊原料封存入库,只允许科学院和农业部支配使用。

  宝石没啥用,可以拿到国外买卖。

  这一批物资抵达通州后,被腾龙记者拍照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

  全国各地大多数百姓都看到了这一壮观场面,都非常庆幸他们生活在了腾龙军的治下。

  李经孝也看到了那一份报纸,写的很不错,将腾龙海军好一番夸奖。

  这次第一批物资到岗,再次凝聚了腾龙帝国的国魂。

  也获得了更多的人认可,和大清真的不能比,能气死人。

  李经孝这几天一直在关注腾龙银行的开办情况。

  腾龙军人、政府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是每月10号发放津贴。

  1875年开始他们津贴迎来改革,开始发放纸币和硬币。

  除了李经孝的系统人才,其他人对此还是有一点担心。

  这天1875年1月初8腾龙帝国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腾龙帝国银行前身是李氏钱庄。

  成立以后到处生意火爆,主要是李经孝的各种人才,以及他们的家族支持,开始大量的用金银兑换纸币。

  最后他们发现这纸币是真的精美,就像一幅幅精美的画一样。

  市场上面所有商铺必须接受纸币交易买卖,不收纸币的会触犯腾龙帝国法律。

  轻则罚款,重则坐牢。

  李经孝带着商齐和吕万通在各个银行巡视,看到这幅火爆的场面,他觉得这事稳了。

  “商齐,现在我们国库金银储备情况有多少了?”

  “回主上,我们现在有白银2.5亿两,黄金1050吨。”

  “主要是我们对各国商税占比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税收。”

  “好,终于回了一口血,黄金不要动了,利用各国黄金和白银的汇率,赚中间差价,尽量多从各国回收黄金,一切暗中进行。”

  “这一切交给你们两人了,两个部门合作。”

  “是,主上。”

  又过了两天,这天腾龙军开始发放津贴。

  士兵和官员都发放了纸币。

  工资高的人还扣了税。

  当他们拿到纸币的那一刻,心里的疑虑全部消失了。

  他们的大总督没有欺骗他们,这纸币太精美了,美的他们都舍不得拿出去用。

  腾龙帝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一步步完善,很多东西都要明码标价。

  税务局会对每家商铺和大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方便收税。

  如果有偷税漏税的都会严惩,无论是谁。

  都说为富不仁,无奸不商,但是在腾龙军控制区,还是有很多人老老实实在做生意。

  很多不老实的,现在还在各地搞现代化建设呢。

  腾龙货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商人慢慢的都习惯用纸币进行结算。

  以前谈大卖命,都要拉几箱银子去交付。

  现在戴上一小箱子纸币就行了,方便的很。

  老百姓出门买东西也越来越方便。

  慢慢的用铜钱和金银的人越来越少,但这都是后话。

  现在还在起步阶段。

  一个月后,郑勇他们带着最后一批倭国赔款回到了通州。

  这次在通州码头等候的人更多,还有不少洋人。

  海岸线上,非军事区域,都挤满了人。

  都想再次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腾龙海报再次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

  这次郑勇他们带回来了1000万两白银,1000万两黄金(500吨)。

  另外还有价值五百万两白银的稀土。

  这次李经孝可是赚大了。

  普通泥土的价格,买到了稀有物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最新章节,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