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侯府是大周朝的老牌勋贵,开国勇毅侯更是有灭国之功,可是几代人下来,后继无人,是有些落败了。

  和英国公府、宁远侯府等实权勋贵比不了。

  多年前,京中侯府的菁华更是大半跟了徐载靖的姑奶奶。

  可侯府在汴京的房产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汴京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勇毅侯府府中有一片演武场,居然还有一大片的跑马场。

  徐载靖看着这如同前世足球场大小的跑马场,

  不知为何忽然想到,这方故事主线人物盛老夫人年少的时候,

  或许是在和他一般大小的时候,

  就是在这片马场中青春肆意的骑着马,玩着马球的吧!、

  “啪!”

  嘶!疼!

  徐载靖的屁股被马夫用马鞭抽了一下。

  “发什么呆,赶紧习惯一下这几张弓,挑一个你感觉最好的。”

  “是,师父。”徐载靖躬身道。

  正想动,却被马夫拉了一下,给他的右手上带了一个皮扳指。

  来到摆着五张弓的地上,马夫眼角抽动的看着徐载靖随意一拉,就将一张瘦弱的成年人都不好拉开的弓给拉开了。

  看面色还颇为轻松。

  要不是徐载靖年纪小,胳膊不够长,马夫感觉徐载靖能把弓给拉成满月。

  “好了,别试了,这些弓都配不上你,先教你在坐骑上的技巧。”

  “是,师父。”

  徐载靖高兴的走到了自己的小马身旁。

  身后的小厮青云有些好奇的来到几张弓前,挑了一个看起来最小巧的,运气用力,这张弓居然被他拉开了。

  青云也是有些高兴,随后一松手指。

  “哎呀!”

  马夫回头,看着没带扳指的自家侄儿大拇指已经被弓弦崩掉了一层皮,眼见就要流血。

  ..

  在读书或者女红的间隙,徐载靖的哥哥姐姐也会时常来到跑马场。

  孙氏是给自家的两个姑娘准备了鞍鞯的。

  所以她们也会骑着性格温和的老马遛一遛。

  徐载端和徐载章则会练习一下弓箭,学一些防身的功夫,当然也有骑马的时候。

  孙氏在看到自家小儿子的天赋后,很多次强调让兄姐们不许外传。

  在孙家的那些事,权当是小孩们的玩耍,作为家人,兄姐四人是直观的看到徐载靖的异样。

  马夫和青云,那是入了侯府可信赖的人,但是也被孙氏特地叮嘱了一番。

  有些秘密,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城外的玉清观走出了一位道人。

  道人身后是玉清观中的坐观道人。

  坐观道人在这玉清观中解梦,释卜辞,算凶吉,此时坐观道人满脸崇拜的看着前面的人。

  前面的道人姓袁,来自扬州,

  他转身行礼道:“道友,告辞。”

  “恭送道兄。”

  袁道人上了一架马车,车中他手指不停,快要进到城中的时候,袁道人睁开了眼,眼中满是疑惑。

  ...

  这些时日,白万舒已经不再歇息在侯府,而是住在了白家在汴京的宅子里。

  宅院颇大,不过因为主人长时间不住在这里,生活的痕迹却是少了些。

  有仆役通传,说是袁道人来了。

  白万舒请袁道人来到屋里。

  仆役摆好了茶具,白万舒挥了挥手,仆役便纷纷退出了庭院。

  屋内,

  “老友,可探查清楚了。”

  袁道人面色已经恢复,不过头发却是湿的,他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我与玉清观的道友交谈了一番,探查了我那卦象前后半月的事情,却是探出了一件事。”

  “和我家姐儿有关?”

  “勇毅侯府徐家,曾经花了不少香油钱,让那坐观的道人出了几句卦辞。”

  袁道人沉吟了片刻道,“我掐指算了一算,可...”

  白万舒面露好奇道:“怎么?”

  “一片混沌,没有头绪,可在回来的路上,马车被疯牛冲撞,掉进河里,幸亏我会水,不然...”

  袁道人叹了一口气道:“以后,怕是动不了心思了。”

  “你我朋友相交一场,倒是险些害了你。”

  “你家姐儿,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她险些失了性命,我也是心中有愧。”

  “如此说来,我家姐儿能过如此生活大劫,是那勇毅侯府的关节了?”

  “虽不知是不是,也不远。”

  “好,也算有了眉目。对了,你可还记得我家姐儿出嫁的时候,有一艘海船出港的时候,你算过吉凶?”

  “我想想......上上大吉的那艘?这船怎么了?难道是遭了海难?”

  “没有,那艘海船好得很,今日收到扬州送来的消息,船已经入港了。”

  “上次上上大吉的船,还是我发家的那艘,这艘船入港后,那群老兄弟们说一切正常。

  可只是带回了几只异兽,还不配不上你那上上大吉的卦象。”

  “那,有机会请徐家人去一趟,说不准呢。”

  “有理。”

  ...

  日升月落,时光流转

  这一日,勇毅侯府门口来了四辆马车,马车遮雨的油布上满是风尘。

  孙氏看着厅中的中年管事,这管事的妹妹就是徐载靖的奶妈崔娘子,倒也算是熟人。

  孙氏:“管事,你也是侯府陪去的老人,姑姑不远千里送来这些,替我谢过她老人家。”

  “是,大娘子,老夫人也托我给孙家诸位亲戚道谢。”

  “小竹,你去后院叫一下崔娘子,陪管事喝点酒,给他接风洗尘。”

  “谢娘子。”

  府中安排了一桌席面,请了几位府中老人。

  崔娘子作为徐载靖的奶妈,地位在府中自然不低,和几位府中老人一坐倒也没人说什么。

  这位从泉州出发,去到金陵,再来到汴京的管事,看到了许久没有见过的妹子,自然一番关心。

  几人正在说着,忽然府中一片鸡飞狗跳,拦住了个女使一问,却是宫中来了赏赐。

  赏赐的原因是西北诸军挫败了李氏白高国对大周边境的大规模侵犯,阵斩两千余人,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胜利。

  西北军中,曹家势力深厚,作为交好的一方,徐明骅也分了一杯羹,在战功喜报上有了名字。

  前来宣旨的中年大太监念完了嘉奖的旨意后朝着孙氏等徐家人道:“诸位平身吧。大娘子,还请借一步说话。”

  孙氏起身,朝着小竹小丹等女使挥了挥手,和这位大太监来到厅中的屏风后。

  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捧着盒子的七八岁小太监。

  “庆云,打开盒子。”

  “是。”

  “大娘子,这是皇后娘娘特意吩咐我给您带来的。”

  孙氏打眼一看,里面是一个雕琢精细无比的钗。

  这首饰中单柄为簪,多柄为钗。

  这盒子中是一个金叶玉婵钗,金色的叶子上,一只极品玉石雕琢的蝉趴在上面。

  玉蝉雕工高明,蝉儿更是被雕琢的活灵活现。

  “谢皇后娘娘!”

  孙氏正要跪下谢恩,却被大太监跟一手托住。

  “大娘子,这是给你家靖哥儿的,莫要多礼。”

  孙氏已经习惯了自家小儿子被长辈送礼物了,不管是吴大娘子还是平宁郡主,都有说过她小儿子颇有福气。

  这两位都是如愿了的。

  孙氏转念一想,眼中满是惊喜,她赶忙道

  :“可是娘娘她...”

  “大娘子,心中明白就好,切莫多言。”

  “是,多谢内官提醒。”

  “皇后娘娘还吩咐了,说大娘子有时间可以和曹家的几位一同去宫中探望。”

  “是,多谢内官了。”

  “大娘子过谦了,那我就告辞了。”

  “内官慢走。”

  说着便将这位大太监送出了门,大太监上轿前小竹将一个荷包放到了大太监手里。

  这位倒也没拒绝,不过等队伍走开的时候,那个叫庆云的小太监却把荷包还了回来。

  这下,孙氏更加确定,宫中的皇后,多半是有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徐家子,知否:我是徐家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徐家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