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寿涛结束交谈后,康驰其实也没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

  除非什么时候实在闲得无聊了,或许可能造着玩玩,看能不能顺便赚点精通点,缓解一下精通点的紧张……

  第二天大早,就在康驰准备回东阳,给自己放个假的时候,贺勇彬突然打了个电话给他。

  “武安的技术我们基本上吃透了,只有少部分关键的技术还搞不明白。”

  “这么快?”

  康驰对于他们的进度也有些意外。

  虽然大秦光学能造相机了,但其实整个相机研发部门,并没有真正吃透里面的技术,

  就像康驰刚开始依葫芦画瓢,也能造出镜头的生产线,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造一样。

  所以康驰这段时间,给贺勇彬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武安的技术给吃透,

  等把能自行领悟的技术领悟完后,他再过去给他们讲解剩下的技术难点,

  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只不过这个反三,可能只是同等技术层次的衍生产品,

  比如手机相机模块,安防监控等等。

  至于研发出更先进的东西……

  肯定不能指望他们。

  倒不是康驰不相信他们,主要是效率低成本高,没这个必要。

  另一边,贺勇彬听到康驰说他快的时候,心里其实非但没有开心,反而有点小郁闷。

  图纸和产品都是现成的,还是公司又招了一大批研发人员,进行分组研讨的情况下。

  却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快么?

  这是觉得他们有多菜?

  当然,贺勇彬也承认自己菜就是了。

  毕竟在制造部门都已经开始造相机的时候,他们研发部门还在琢磨技术原理……

  这种诡异的情况,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临时改了行程后,康驰很快就来到了魔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逐一给每个技术小组开课,排忧解难。

  等到整个研发团队把武安的技术吃透后,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

  ——

  周五下午,大秦光学相机研发部,会议室。

  贺勇彬等人全部整整齐齐地坐在会议室,信心满满地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康驰。

  经过了康驰这尊大神这一个星期的耐心辅导,

  他们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

  尤其是每个技术小组的研讨会,都参加过的贺勇彬,

  康驰帮他捅破的玻璃纸,甚至比他从研发十多年来加起来的还多!

  他感觉自己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完成了一次浴火重生。

  不愧是能搞出相机的同时,还搞出光刻机的男人!

  贺勇彬在心里默默地,再次做了个深深的检讨。

  之前不应该怀疑新老板不靠谱的,

  他现在反而有点怕,这老板太靠谱了,随手又拿出一个让自己感觉像小学生的东西出来……

  “经过这个星期的培训,大家也已经基本掌握了武安相机的技术原理,接下来我就要布置个项目给你们了。”

  康驰看了看在座的众人,最后把目光放在了贺勇彬身上,

  “这个项目也是你们以前的老本行,手机镜头模块。”

  贺勇彬闻言,顿时微微愣了愣。

  原本还以为康驰要让他们开发武安二代,

  或者定位更高端点的微单相机,

  没想到竟然是手机镜头。

  老实说,他之前做手机镜头,都做的有点心理阴影了……

  康驰似乎看出了贺勇彬脸上一闪而逝的恐惧,于是开口鼓励道:

  “连武安的技术你们都吃透了,我相信做个手机镜头完全不是问题,甚至可以说这就是降维打击!”

  贺勇彬顿时醒悟了过来,

  对啊,相机技术自己都知道了,回头搞个手机镜头还不是小儿科嘛。

  只不过,制造手机镜头的主要难点,其实从来就不是高端技术的问题,而是成本和性能的协调问题。

  一台相机,可以卖到几千甚至几万,

  但一台手机才卖几百到几千元,里面的镜头模组,进货价通常也就是几十块到几百元,

  因此对成本的把控能力,要求非常高。

  而贺勇彬以前造不出高像素的手机镜头,主要也是受限于成本问题,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两千万像素问题应该也不大。

  不过这个问题,在康驰打通了芯片的产业链,有了自己的晶圆厂后,就基本解决了一大半。

  没有给大家太多的思考时间,康驰继续开口说道:

  “对于我们的首款手机镜头,我有几个要求。”

  “第一,我们不做什么副摄,要做就直接做三个镜头的摄像模组。”

  “第二,主摄和副摄的像素都不用太高,控制在1000-1500万就行了,但底和光圈一定要大,而且cmos的面积利用率要在90%以上。”

  “第三,要有物理防抖系统。”

  听完康驰的三个要求,在场的人都开始陷入了沉思。

  上来就是三摄模组,倒是很符合康驰的风格。

  第三个要求倒也很正常,

  但第二个,就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了,

  虽然作为业内人士的他们也知道,摄像头的画质,不能光看像素,还得看传感器尺寸、单像素尺寸、光圈等等。

  比如平果在14之前的摄像头,用的一直都是只是1200w像素的摄像头,但拍摄质量却并不比四五千万,甚至上亿像素的安卓手机差。

  但在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热衷于采购高像素的相机镜头,并以此作为主打卖点的时候,康驰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做低像素的镜头。

  就不怕研发出来卖不出去吗?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康驰其实也是考虑了很久,

  反正以他的性格,是不喜欢这种堆满目堆像素,甚至物理像素不够,就用算法强行扩充像素的做法。

  这样除了让用户得到一张体积巨大,画质却没有什么提升的照片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实际上对于cmos来说,像素数量并非越多越好,

  比如售价六千多,号称微单手机的索霓Xperia PRO-I,

  它的摄像头用的就是名为Exmor Rs的传感器,像素才1200W,可它却是最顶级的手机摄像头之一,拍摄效果甚至可以媲美卡片相机。

  所以cmos好不好,主要还是看传感器的尺寸,尺寸越大感光能力越强,成像的效果也就越好,

  而体现在单个像素上,也是尺寸越大,感光能力越强,成像质量也就越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cmos不吃制程的原因,

  但其实不吃制程的,只是把光线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拟电路,

  在模拟电路下面,通常还有数字电路,它负责处理模拟电路传来的信号,而它是非常吃制程的,

  如果制程太老旧,信号处理的速度太慢,画面甚至可能出现卡顿,反之则能降低功耗和发热,提高照片、视频的处理速度、帧速率、码率等等。

  因此制造一块cmos,通常需要两台制程不一样的光刻机来,先用先进制程的刷好数字电路,然后再用大制程的刷一层模拟电路。

  这种结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栋房子,

  站在楼顶天台的人负责接收光信号,然后楼下的人负责记录和整理数据,

  如果楼顶的人站得太多太密集(像素点太多),楼下的人数又没跟上,就会记录不过来,可能上面汇报十次,下面才完成一次记录和整理。

  所以康驰提出的大底、大光圈,而且cmos的面积利用率要在90%以上,则无疑是对这块cmos成像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

  实际上索霓的Exmor RS传感器,像素大小是2.4微米,按照1英寸的尺寸来算,应该是可以做到2100w像素的,但它却只有1200W像素,这说明他的实际使用面积不足60%,属于故意放水挤牙膏。

  生怕跟他们自己家的黑卡相机打架!

  但康驰可不怕,他是想造个真正好用的高端手机镜头,它可以不是数值怪,但画质一定要好!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最新章节,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