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第621章豫寿

小说: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更新时间:2024-05-14 22:11: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夫寿春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北接梁宋,平涂不过七日;西援陈许,水路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保淮肥之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水旱之所不害,土产草滋之实,荒年之所取给。

  能称为中原门户者,天下万城屈指可数,寿春可算其一。寿春凭借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从楚国在这里建城起,直至黄河改道、元修大运河前,寿春一直是中原与南方的门户屏障。

  汉末被袁术所据,及袁术病没,被曹操趁乱而取之。自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起,至建兴元年(公元225年),在被曹魏掌握二十七年后,寿春终于易主。

  在高翔率部入城维护秩序下,寿春城内的乱象逐渐得到平息。

  黄昏时刻,霍峻在部曲的簇拥下策马从石桥门入城。城中兵吏在黄权的带领下,于街道中列队而迎接。

  “权率城中将士拜见大司马!”

  黄权拱手躬腰,说道:“寿春内外二城悉数被克,敌将徐晃焚屋自尽。自将军常雕以下,城中魏卒皆悉数归降。”

  “公衡与诸位将军,多有辛苦了!”

  霍峻扶起黄权,谓左右说道:“寿春初平,人心未附,当严守军纪,不得有违法乱纪之事。趁乱劫掠民众者,不论兵民皆按军法从事。”

  “谨遵大司马之令!”众人沉声应道。

  霍峻环顾人群,笑问道:“寿春令卫因、扬州从事吕方何在?”

  “仆在!”

  卫、吕二人从人群中钻出,卫因带着讨好笑容,吕方则是略有激动。

  霍峻用马鞭虚指二人,笑道:“寿春之所以能下,多赖二位开此北门啊!”

  “理应之事!”

  卫因向霍峻献忠心,说道:“因早闻明公之神威,早有为明公效力久之念。然被形势所困,不得不助贼为虐。今明公率天兵至此,因自当为明公牵马坠蹬,以尽犬马之劳!”

  “善!”

  霍峻似乎很满意卫因的表现,说道:“今寿春初下,尚无令长理事,不知君愿暂代寿春令乎?”

  “愿为大汉尽忠,愿为明公效力!”

  卫因甚是激动,当场跪了下去,向霍峻叩了个首。

  如此一幕,让不少汉军将领有些鄙夷,黄崇更是大皱眉头。

  “多礼了!”

  霍峻扶起卫因,看向一旁的吕方,笑道:“仲正久任扬州从事,不知能否为某详言寿春细情!”

  “岂敢不愿!”

  吕方保持了仪态,向霍峻行礼而拜。

  “走!”

  霍峻指了指街道,说道:“且先入堂再说!”

  “诺!”

  因徐晃焚屋自杀,扬州刺史的府衙已不能再用。黄权在吕方的帮助下,用内中的其余府衙,充当霍峻落脚地。

  众人一路上而行,可见汉军步骑巡视街道,用于维持秩序。因大战初息之故,城中寂静异常,少有百姓露面。沿途的街道上,除了有血迹之外,还有肥水退去而留下的沙土,甚是凋敝。

  策马缓行了半响,在黄权的引路下,霍峻与左右至内城落脚。

  堂内,霍峻与属下将校落座,随行的侍从们利落地为众人端上茶盏。

  因常年在外征战,为了让自己精神与肉体有比较好的休息,霍峻不仅有私人厨师,还有茶艺师。

  凡事不远征曹魏,霍峻常会带上自己的后勤人员。如在围困寿春七个多月里,霍峻似处军营,实际与在治所生活中没多大区别。

  跪坐榻上,霍峻品了品茶水,问道:“此番入城,寿春颇是凋敝,不知今有民众多少,所剩辎重多少,及城中当下状况如何?”

  “禀明公!”

  卫因为了表现自己,闻声出列,说道:“寿春治下有男女八万五千多人,然因遭肥水所害而死难者不下一二万人,当下恐仅剩七万余众。”

  霍峻微微蹙眉,问道:“死难百姓,不知埋葬何处?”

  “死难百姓尸体或被焚烧,或被葬于城南乱土堆中。”卫因说道。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将城中兵吏遗骸集中焚烧,以免有疫病滋生。且派人至河沟渠中,收敛遗骸,以免污染水源;城中街道不得有污秽,令城中百姓协同清理。”

  霍峻不太放心卫因,看向蒋济,说道:“大战之后多有疫病,有劳子通主持此事,尽量让寿春百姓恢复生产。”

  “诺!”

  蒋济沉吟少许,说道:“都督,寿春已归我军所有,今当趁势而进,席卷江淮其余郡县,以固江淮之本。昔魏治淮南时,以寿春为扬州治所,辖有三郡,即淮南、安丰、弋阳。”

  “寿春下,淮南郡已复,然今尚有安丰、弋阳二郡。如能得此二郡,京兆将再无兵祸。”

  曹魏治理淮南时,虽地域狭小,但为了保存自己中原大国的身份,将汝南郡南部划出的弋阳郡,编入扬州治下;且将庐江郡北部的安丰、安风、阳泉、雩娄等五县设为安丰郡,亦归由扬州管辖。

  当下寿春被汉军南下,淮南的安丰、弋阳二郡再无险阻。正好可以趁势而进,一举吞并二郡十二县。

  且弋阳郡位于弋阳三关以北,如果能将战线推到弋阳郡,江夏则不用肩负防守武汉北疆的责任,同时武汉将远离兵戈。

  霍峻思考少许,问道:“二郡情况如何?”

  “禀明公!”

  扬州从事吕方开口,说道:“二郡为淮水之上,合有十县之数。弋阳为旧汝南郡所析,户籍百姓众多,约有一万户,男女四、五万口。安丰郡人口稀少,仅有一千余户,百姓近有五千人。”

  霍峻有了兴趣,问道:“当下汝南郡户籍多少?”

  吕方思索良久,说道:“据方无意得知,户籍有近三万户。”

  “汝南一郡人口五万户,实不愧为旧中原之大郡。纵经天下战乱,仍为天下户籍繁多之所。”霍峻感叹说道。

  在东汉鼎盛时期,汝南郡有四十万户,两百多万人。在经历了汉末战争摧残,汝南在户籍中尚有五万户。在南汉北魏鼎立期间,五万户籍什么概念,其人口与丹阳、南郡、成都人口不分上下。

  当然若是放在北魏中,五万户籍人口也是不少,但与河北州郡比,则多有逊色。

  “明公!”

  吕方为霍峻粗略概述,说道:“魏有凉、司、雍、冀、并、幽、徐、豫、青、扬、平十一州。其中徐、扬二州名多于实,且扬州不日被我军所有。人口昌盛者,唯冀、豫、司三州,而后为兖、雍二州。”

  别看曹魏被南汉压着打,但从州治上来看,曹魏的州郡多于南汉,总体人口上也多。不过平均来说,南汉州人口比曹魏州人口多。

  其中冀州人口说是镇压天下州郡,别看豫州排第二,实际冀州人口是豫州的三倍。曹魏在河南的兖、豫、青、徐四州合起来,尚比不上冀州。

  若用南汉治下州郡来比的话,大概荆州加上梁州能与冀州较量,或是扬州加上江州、武汉能与冀州扳手腕。当然未拆分出江州的荆州,其人口可以与冀州抗衡下。

  黄权捋着胡须,感叹说道:“今后如若北伐,或许当逆颍水而进,与江汉兵马联合,东西夹取豫州。豫州若被我军所下,兵马可临洛阳,且可断逆魏一臂。”

  说着,黄权看向霍峻,说道:“大司马,当下士元与满宠战于阳泉,今寿春已克,宜当率兵增之。令士元率兵西进,直取安丰、弋阳二郡。”

  “善!”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公衡所言有理,今当携胜而进。”

  “高翔、俞韶、施然、诸葛诞、吕方何在?”

  “末将在!”

  “以高翔为主将,俞韶为副将,吕方为向导,率兵马两万西进,归入庞都督帐下听令。”

  停了停,霍峻继续说道:“务必让庞都督在入冬前,收取弋阳、安丰二郡。二郡及平,归入豫州所辖,由庞都督暂时坐镇,以稳边疆。”

  “诺!”五人领命应道。

  单破寿春城,欲实设豫州尚且不够。当下庞统如能打下二郡十二县,加上寿春及周边县城。霍峻能寿春为治所,为豫州编入二——三郡,用于负责汝南地区战事。

  豫州的设立,可以代表新的战场开辟,新的都督区设立。不过这种豫州战区,实际是淮西战区的衍生,由庞统负责较为合适。

  “另外,子通代我传令与陆车骑,令他自行向北用兵,攻略淮北诸县。”霍峻吩咐说道。

  “诺!”

  实际上,除了淮西尚有二郡可以用武外,淮北仅寥寥数县可用兵。赶在入冬之前,就看陆逊能打下多少县了。

  又聊些军事布置之后,霍峻方让众将各自退下。待众将走了之后,霍辰前来拜见霍峻。

  见到宗族旧部,霍峻感叹不已,起身亲迎,并为其倒茶,以表其卧底之辛劳。

  “十余年来,元震多有辛苦。若无君传送军情,恐寿春无可下之日!”霍峻向霍辰敬了盏茶,说道。

  “不敢!”

  许久未见,霍辰竟不知怎么与旧家主相处,急忙回饮了口,说道:“辰仅是微末之功,不敢居功。”

  “呵呵!”

  霍峻挽住霍辰的手,笑道:“你我为族人,不必这般客气!”

  说着,霍峻非常豪气,说道:“元震为汉立有大功,今不知欲任何官?”

  霍辰犹豫片刻,说道:“家主,辰经商多年,不知仕途,仓促任官,恐有负家主之望。今辰愿听家主吩咐,然如能留在家主身侧,或为家主理事,当是再好不过。”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元震功绩,某如实上报。至于今后去处,容我多思几日。”

  “多谢家主!”

  许多年未见,地位不同了,二人生分了许多!

  ps:在旧城图中,肥水从寿春西面流向西北,而后注入淮水。故我以肥水为寿春西面,淮水为寿春北面。然而更精准来说,北面为肥水更恰当些,书友们可以注意下。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大司马,季汉大司马最新章节,季汉大司马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