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坦克部队?

  张楚微微一愣。

  条件反射的想到了两个人的名字。

  一个是古德里安。

  一个是隆美尔。

  这两个人,都是以善于指挥装甲军团而出名。麾下最得力的就是坦克部队。

  难道自己也能复制他们的成功?

  嘿嘿,还别说。

  真的有可能……

  话说,自己好像比他们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

  至少,自己的对手没有那么强大。

  日寇的坦克部队,还有反坦克部队,都算不上强大。

  单说吨位,三号坦克就能摧枯拉朽。

  此外,自己的坦克也有足够的油料。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只要附近有县城,油料就能随时送到。完全不用担心后勤供应不上。

  至于坦克的数量……

  就得看能回收多少有价值的装备了。

  此外,还得看回收的日寇坦克有多少。反正一百辆是没问题的。

  “好!”

  张楚答应了。

  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还担心张楚会拒绝。都在琢磨着如何说服他。

  对于坦克这样的新装备,他们的认识都不深。哪怕是李云龙,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指挥。

  胡乱冲撞,肯定无法发挥最大战斗力。

  一定有指挥原则。

  “我已命令坦克全部集中。有问题吗?”

  “没有。”

  张楚摇摇头。

  在无意中,李云龙蒙对了。

  那就是将所有的坦克都集中起来使用。而不是撒胡椒粉,用来配合步兵。

  坦克才是战斗的主力。

  步兵是配合坦克战斗的。而不是反过来。

  苏德战场,完全就是飞机、坦克和炮兵唱主角。单纯的步兵最多只能打打巷战。

  日寇在诺门坎战役中,为什么输得那么惨?

  就是坦克和大炮,远远不如苏联人。步兵埋头往上冲,那就是送人头!

  “只有八辆坦克够不够?”

  “我先试试。”

  “要不要多搞几辆?”

  “……”

  张楚无语。

  这个丁伟,不安好心。

  明摆着是想要自己弄来更多的坦克。

  反正只要坦克来了,那就是锅里的肉。最后烂在谁的锅里都无所谓。

  “八辆的确是少了一点。”孔捷插话。

  “如果有三十辆,或者五十辆,把握更大。”邢志国也说道。

  这两个是老实人。

  他们并不是要挤兑张楚。是真的觉得八辆坦克可能不够。

  毕竟,无论什么武器,数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哪怕是一颗小小的子弹,都和数量密不可分。

  都是越多越好。

  “有一件事,你们如果能够做到,我倒是可以搞来三十辆坦克……”张楚缓缓的说道。

  “说!”话没说完,就已经被李云龙打断了。

  “说!”丁伟跟着补上。

  “韩科长那边,有三百个学生,你们想办法将其截留下来……”

  “哪个韩科长?”

  “北方局侦察科,韩冰。”

  “韩冰?”

  “丁团长,你忘记了。上次我和伱要了一拨人,跟着韩科长行动,就是去护送三百个学生。”

  “对!”

  丁伟立刻想起来了。

  没错。的确是有三百个学生。还全部都是男的。

  当时,他自己觉得这些学生暂时没有太大的用处。可能要送到延安,或者是其他地方学习,再分配到部队。

  因为是学生兵,可能会娇生惯养。吃不得苦。下部队以后不知道能干啥。

  现在看来,这些学生,马上就能投入战斗。

  而且能发挥大作用。

  做什么?

  当然是开坦克了!

  坦克是技术兵种!需要文化知识!

  那是动力机械。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

  问题是,他们四个团里面的战士,基本上都是大老粗。

  认真上过学的,几乎是一个都没有。

  哦,不是几乎。是真的一个都没有。

  现在的坦克驾驶员,都是拉壮丁拉出来的。文化基础很差。

  长此以往,肯定不是办法。

  尤其是坦克部队如果扩建的话,需要很多知识青年。

  此外,榴弹炮和野战炮部队,也需要很多有文化的士兵。毕竟,炮兵也算是技术兵种。

  柱子这样的,鼓捣迫击炮还行。搞野战炮和榴弹炮就有点吃力。

  现在新一团的野战炮和榴弹炮,都是王哲在搞。王哲原来就是东北军炮兵出身。

  可是,对于榴弹炮这样的武器,还是有点压力的。

  “三百个全部都要?”

  “越多越好。”

  “行!我现在就发电报!将他们拦下来。”

  “总部未必会批准……”

  张楚欲言又止。

  总部花费那么大力气,护送三百个学生去陕甘宁边区。然后你李云龙截胡?

  还一口气就要三百个?你说老总能不能批准?

  就算是老总批准,说不定也没用。最终还得经过宝塔山下的中央批准。

  丁伟:“老李,我和你联名。”

  孔捷:“算我一份。”

  邢志国:“也算我一份。”

  最终,他们将张大彪叫来,以四个人的名义,给旅部去电。

  三百个学生,至少给一半。非常有用。

  “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

  “有问题现在就提出来……”

  “我有!”

  说话的又是张楚。

  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必须早做准备。

  “你说。”

  “榆县有四百吨面粉,社县有四百吨大米……”

  “什么?”

  “我安排人送了一些大米和面粉来,在榆县和社县的八一物流货场……”

  张楚弱弱的说道。

  这是他临时想到的。要做持久战的准备。

  日寇目前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想要彻底打垮日寇,不容易。

  第二次平安格勒战役,可能会旷日持久。

  那粮食问题肯定不能耽搁。

  正好,只要100万资金,就能购买400吨面粉,或者是400吨大米,那还犹豫什么?

  买买买!

  买买买!

  “等等!”

  “等等!”

  丁伟举手示意。

  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

  “丁团长,你说。”

  “你刚才说多少面粉来着?”

  “四百吨……”

  “那就是……”

  “八十万斤。”

  “这么多……”

  众人都是愕然。

  八十万斤面粉啊!还有八十万斤大米!

  按照每个战士每天两斤粮食计算,也足够他们支撑一两个月了。

  这样一来,就不用想办法筹集粮草了。

  说真的,这么多部队聚集到一起,要筹措粮食,真的不容易。

  何况,北面,总部和旅部,还在考虑围歼日寇29师团。那边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和物资。

  “面粉和大米都已经送到了?”

  “对!已经送到了。请安排人尽快将物资搬走。第二波物资马上就要到来。”

  “什么?还有第二波?”

  “对。第二波也是面粉和大米。可能还有棉布。”

  “我马上安排!”

  赵刚顿时按捺不住了。

  八十万斤大米!

  八十万斤面粉!

  足够他们四个团,还有地方武装长期战斗了。

  打上一两个月都没有问题!

  还能支援其他兄弟部队相当一部分。

  何况,还有第二波……

  “第二波是多少斤?”

  “也是四百吨。八十万斤。”

  “天!”

  孔捷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冷气。

  真的是被震撼到了。

  这个张楚,不但能搞来武器弹药,还能搞来粮食?

  而且,一出手,就是几十万斤?

  “总共能送多少?”

  “三次吧。”

  张楚不敢将话说的太满。

  三次,数量也不少了,总共2400吨了。

  换算过来,就是足足480万斤!

  足金足两,一分不少!

  一万人,每天两斤粮食,可以吃240天!也就是八个月!

  第二次平安格勒战役,应该不用打八个月吧?

  就算八个月还没结束,也无所谓。最多再送几波过来。一直打到日寇投降!

  “麻烦几位政委了。”

  “没问题!我们马上去安排!”

  四个政委立刻告辞。

  在赵刚的统一安排下,马上派人到榆县、社县去搬运粮食。

  剩下四个团长,还有张楚。

  三个团长也是各自告辞,回去自己的部队做进攻准备。

  “你先去坦克部队看看。”

  “好!”

  张楚答应着,从指挥部出来。

  结果,外面有一个人也是急匆匆的跑来。赫然是孙德胜!

  孙德胜跑得很着急,差点和张楚撞到一起。

  “孙连长,你做什么?”

  张楚一把将对方拉住。

  感觉孙德胜气咻咻的,也不知道谁惹他生气了。

  “我想不通!”

  “什么?”

  “我想不通!”

  “想不通啥?”

  “为什么不给我们骑兵连布置作战任务?”

  “什么?”

  “我去找团长!”

  说罢,孙德胜就冲进去了。

  张楚欲言又止。

  没有作战任务?

  正在疑惑,忽然听到李云龙大声叫:

  “张楚!”

  “到!”

  张楚急忙走进来。

  只看到孙德胜气咻咻,却又不说话。

  李云龙则是背负着双手。

  张楚:???

  啥情况?

  “张楚!”

  “到!”

  “你和孙连长商量商量,看骑兵连怎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以后,骑兵连也由你指挥。”

  “啊?”

  “你是总部参谋,有什么问题?”

  “好吧!”

  张楚感觉怪怪的。

  好像李云龙是在拿自己当挡箭牌?

  不过,眼下的情况,的确是比较特殊。主要是双方都是大兵团作战。

  一个小小的骑兵连,的确很难有机会发挥。

  只能搞搞侦察之类的。

  想要上阵厮杀,根本没有机会啊!

  日寇都猬集在一起。到处都是机枪和火炮。骑兵怎么行动?

  那……

  忽然脑海灵光一闪。

  让骑兵配合坦克作战?

  让骑兵给坦克打前锋?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最新章节,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