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五百九十四章 胜了!生了!

小说:红楼御猫 作者:橘猫不是猫 更新时间:2024-05-16 00:08: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太子爷看着手中的折子,脸上的神色越发的古怪了起来。

  京城医学学校的招生要求非常严格,不但要出身清白不说,最主要的是要识文断字,最好是从公学合格毕业的学子。

  第一点倒还好说,第二个硬性要求就比较难办了。

  能从公学毕业,要么就被各家商铺抢走,要么就会继续深造去参加科举考试,选择学医的少之又少。

  还是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前半日仅有八人报名,六人通过了考核。午后开始报名的人数突然暴增,原定两百学徒的名额竟然不够了?”

  很快,太子爷在折子里找到了报名人数突然激增的原因。

  自家小五报名学医的事,被太医院的老大人传扬了出去,光是想要跟魏王殿下做同窗的勋戚子弟就有数十,更别提那些普通老百姓了。

  稍一琢磨就能弄清楚太医院的打算,堂堂国朝亲王都来学医了,一看就知道学医大有前途……

  “这真是……”

  刘弘越发的哭笑不得,他还想着怎么跟朝中文武好好说说,随了自家小五的心愿,不想太医院的老大人倒是给了他一个完美的理由。

  他抬眼瞅了瞅正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弟弟,将手中的折子扬了扬:“这下就算我不让你去,太医院的那些人也逼着我让你去学医!”

  没了魏王殿下这个招牌,京城医学学校连学生都招不齐。

  不管是宗正寺的皇亲还是朝中的大臣,总不能因为拦着刘硕不让学医,坏了国朝大政吧。

  听到太子爷这么说,刘硕立马咧嘴憨笑起来。

  “谢过四哥了,我这就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四姑娘……”

  “等等~”

  眼见刘硕就要屁颠屁颠的离开大殿,太子爷忙将其喊住:“小五,你真的想好了?”

  啊?

  “什么?学医啊,我想好了啊。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我对朝政没什么兴趣,不如学医悬壶救世治病救人……”

  这铁憨憨!

  太子爷不得不直接了当的明言了自己的问题:“我的意思是,伱真想好了要娶惜丫头?她可不是什么娇娇女,你,打不过她的。”

  想当年惜春还是个小丫头,就敢骑在刘硕身上捶人,这样的“悍妞”,满京城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据说贾家四姑娘受到了永丰侯贾琮的武学真传,学的一手出神入化的百发百中弹弓术,更是耍的一手好刀法。

  就自家小五这小身板,若真娶了惜春回去,太子爷都觉得牙疼。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刘硕却是憨憨一笑:“四哥,四姑娘若是成了我的妻子,今后谁还敢欺负我?想要欺负我,先得问问四姑娘手中的刀答不答应!”

  这是哪家的憨货?

  你刘硕堂堂国朝亲王,你爹是皇帝,你哥是未来的皇帝,谁敢欺负你?

  还有,你这一脸的自豪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爷越看脑仁就越疼,提笔在太医院送来的折子上批了一行字就扔给了刘硕。

  “没出息,去去去,把这封折子交给你未来的老师去,别再来烦我了。”

  刘硕接住打开一看:孤知道了,一切依尔之意,照准。

  ……

  魏王刘硕要去京城医学学校学医的事传开后,不光是那些男子想要跟其做同窗,京城不少大家闺秀也纷纷报了名。

  先不说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要学医的,至少医学学校的知名度是彻底传开了。

  可惜呀,那些闺秀贵女的小心思很快就被一道圣旨击碎了。

  七月初七,正当贾家给荣国府大姐儿七七办生辰宴时,礼部送来了老圣人当初专门留给乖孙的圣旨。

  皇太后遵先帝遗诏,册封宁国府嫡女贾氏惜春为魏王正妃,诸般事宜由礼部、宗正寺依制处理。

  因魏王刘硕与未来的魏王妃皆要入京城医学学校学医,故婚期暂定五年后……

  虽说家里的人都清楚这道圣旨的存在,可今日真的面了世,众人还是唏嘘不已。

  特别是把惜春从小猫一样养大的老太太,手捧圣旨一个劲的抹眼泪。

  整个贾家,恐怕只有敬大老爷是最淡定的。

  从接旨到送走天使,敬大老爷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好事,就再没有多说半个字,淡定的背着手回了天香楼。

  不过贾琮还是在敬大老爷转身的瞬间,看到了他微微扬起的嘴角。

  当初危如累卵的宁国府,终于摆脱了抄家灭族的危机。

  如今孙子在京营前程远大,闺女又被册封为亲王妃,他贾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在太医院的刻意传扬下,魏王与未来魏王妃都要去京城医学学校学医的传奇故事彻底传开,招生工作那叫一个顺利。

  就算因为梦碎而放弃学医的闺秀贵女有不少,但在七月十五这日开学时,国朝第一所官办医学学校,依旧有了第一批共计三百五十人的医学学徒。

  有了前例,礼部与太医院联手开始了小规模的医学教育推广。

  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河南、山东、南直隶、浙江、四川及广州六省同时建造医学学校,并在京城、金陵两地开建更高等级的皇家高等医学院,为将来做准备。

  与此同时,工部也开始了理工类学校的筹建。

  相比要跟户部要钱的医学学校,工部是真的不差钱。

  工部尚书段珺段大爷豪横的拿出了一千万两白银,从江北撒到了江南,硬是同时开建十二所基础理工学校以及五所皇家高等理工学院,并设立了墨子奖学金,用来激励嘉奖优秀学子。

  礼部一看这不行啊,你工部这么搞让我礼部很难办呀。

  人才就那么多,医学学校抢走了一部分,你工部如今竟然挥动银票抢人,过分了啊!

  为了抢回关于教育的主导权,礼部换着人去户部堵门,硬生生从户部银库掏走了一车又一车的银子,在京城、金陵、长安、成都、广州筹建五所国子监分院,作为大夏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

  并设立多项奖学金,用来资助奖励优秀学子。

  同时,礼部再次被动的调整科举的制度,将官员选拔制度进行了细化。

  最终在贾琮的帮助下,七月二十一大朝会时,国朝正式颁布《钦定大夏官吏选任制度》,将在五年内,逐步淘汰旧有的科举之法。

  简单来说,新的选任制度将以儒家经典为核心,重策论及能力技能,依各人不同的才能,分派附合其才能的岗位。

  具体的招录,礼部跟其余诸部寺衙门在奉天殿吵了整整三日才定了下来,目前来看,虽有瑕疵但基本上还是可用的。

  贾琮对此也没有过多掺和,国朝的制度在不断的完善,这条路必须要朝廷自己去走,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他没有过多掺和还有一个原因,林姐姐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整个荣国府包括百官之首的林老爷,现在都悬着一颗心哩。

  七月份的尾巴,京城非但没有转凉,秋老虎的威力似乎更大了些。

  黛玉的身子现在笨重的很,贾琮扶着她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就不得不重新躺回了竹榻上。

  小团扇扇出来的风都是闷热的,屋子里也没敢放太多的冰,黛玉身上的薄纱都被汗水浸湿了。

  “琮哥儿,我想吃冰镇的瓜。”

  “不,你不想!”

  贾琮既心疼又好笑,不是他舍不得几块瓜,实在是孕妇吃不得太多冰食。

  御医之前就再三叮嘱过贾琮,因黛玉原本身子弱的缘故,孕期最忌的就是冰寒之物。

  为此屋子里连纳凉的冰盆都没敢多放,怎么敢让她贪嘴吃冰呢?

  或许是身子重又闷热的缘故,黛玉最近心情异常的烦躁。

  她见贾琮再次拒绝了自己,气恼的扭过头去,不想理这个“臭男人”。

  贾琮转身出了屋子,正当黛玉还在生气这“臭男人”竟然都不来哄自己时,就见其捧着一个精致的小碗走了进来。

  “鲜榨的果汁,用井水冰过了,林姐姐尝尝。”

  太凉的不行,但井水也能去掉几分夏末初秋的闷热。

  橙子汁酸酸甜甜,正是解热可口之物,黛玉只喝了一小口就眯起了眼睛。

  眉眼弯弯间,方才的闷气尽散,冲贾琮甜甜一笑。

  “方才是我耍小性子了,你别怪我。”

  贾琮好笑的拿起了团扇,一下一下的给黛玉扇着。

  “呐,你也尝尝。”

  黛玉将小碗递向了贾琮,贾琮探过头去喝了一小口,两人相视一笑,岁月静好。

  或许是为了让即将为人母的黛玉舒服一些,老天爷也开了便利之门。

  七月二十九,京城连下了三日秋雨。

  一场秋雨一场凉,原本闷热的天气瞬间转凉。

  八月初一,大朝还未结束,林老爷正看着百官互喷唾沫星子时,奉天殿外传来了内侍的奏禀。

  “启禀太子殿下,广州府急奏,陛下那边有消息了!”

  “急报,荣国府派人来请林相爷,镇国文安公主于巳时一刻诞下麟儿,母子皆安……”

  ……

  一连两个消息,让原本吵闹的奉天殿变得分外安静。

  “林师傅,恭喜啊!若是林师傅不放心,可以回去看看。”

  怎么说也是他的义妹,太子爷还是很关心黛玉生产之事,给足了林大相公面子。

  不过林如海还是很敬业的,得知闺女、外孙母子平安一切都好,便畅快的笑了笑说:“臣谢过殿下关心,既然一切安好,那也就不差这一时半会,臣还想看看陛下那边的消息哩。”

  “对,对,咱们还是先看看父皇那边的消息……”

  刘弘拆开了内侍呈上来的急奏,入眼间便是他老子龙飞凤舞的字。

  “哈?天竺灭了?”

  嗯?

  刘弘的惊呼声吸引了大殿中的所有人,众人一脸好奇的盯着他手中的急奏,静等储君开口。

  “林师傅念吧。”

  太子爷满脸喜色的将急奏递给了林如海,只见林如海低头看了一眼,也是满脸的惊喜之色。

  “元祐十五年五月初九,朕帅两万大军,联合法兰西水师一万人,攻破莫卧儿国首都德里城……”

  “阵斩八万,灭其国除其宗庙……英吉利国、葡萄牙国之援军亦被我联军覆灭……”

  “这……陛下威武,大夏威武!”

  “陛下威武,大夏威武!”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众人皆是朝着龙椅上的太子爷躬身拜下,高呼威武万岁。

  离谱不省心的皇帝竟然带着水师去打天竺了,还是跟法兰西人联手打败了天竺、英吉利与葡萄牙的联军。

  灭国之功啊,还是御驾亲征打下来一个庞大的帝国,哪怕这个帝国已经是垂暮老人,可也架不住地盘大还富裕。

  据说天竺的那些神庙宫殿中,地板砖都是金子做的。

  户部的官员都已经在流口水了,满眼都是金光。

  “既然天竺已灭,按照父皇在信中的说法,咱们天朝占据了天竺七成土地,除却分封给冀王府的封地,其余地方的治理,诸位臣工现在就得拿个主意了。”

  打都打下来了,又是富饶之地,岂可丢出去?

  别说户部,殿中文武哪个不心动?

  “臣以为,当设郡县治之。不过到底是距离中原甚远,还得从长计议为好。”

  “要不就按之前的定计,以总督制治之?”

  “非也非也,总督制应用于隔海或是遥远之地。天竺与交趾布政使司相邻,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且天竺土地肥沃,可作为国朝的大粮仓,绝不可采取羁縻之策。”

  “要不咱们先把那些黄金拉回来再说?”

  “这倒是,据说天竺的神庙都是金子铸成了,这宝物向来是有德者居之,咱们还是先把金子拉回来再说其他。”

  呃~

  眼瞅着话题突然间就被人带偏了,刘弘扶额道:“诸位爱卿,跑题了,咱们现在议的是对天竺的治理之策。不过,户部、兵部,你们安排人手,去天竺拉金子……吏部,礼部,若是朝中侯缺的官员不够,择机进行一场恩科吧。不管将来要采用什么治理的策略,人才还是要提前备好的。”

  “臣等谨遵殿下令旨!”

  这一时半会是吵不出什么结果的,把最重要的两点安排好,刘弘也急着出宫去荣国府看大外甥,便挥了挥手。

  “行了,去办吧。退朝!”

  月票推荐票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御猫,红楼御猫最新章节,红楼御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