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五百九十二章 露馅

小说:红楼御猫 作者:橘猫不是猫 更新时间:2024-05-13 11:23:2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黛玉有了身孕,虽说胎像安稳,但无论是老太太还是林老爷,都严禁其继续去礼部衙门忙活。

  好在如今诸事皆已步入正轨,礼部的官员为了他们这批人能名垂青史,对推进义务教育这事极为上心。

  用贾琮的话来说,在这个时候,谁敢反对义务教育,谁就是整个礼部的死敌,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那种。

  礼部尚书吕阳老大人亲自下令,凡有关义务教育之公函文书,除了送他亲自督办外,还得誊抄一份送至荣国府,以方便镇国文安公主、礼部侍郎林大人处理公务。

  瞧瞧,这就是牌面~

  可怜贾琮,回京后就被太子爷抓了壮丁。

  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床前往东宫,跟太子爷一同用完早膳后就开始忙碌,天黑时都不一定能下班,有时候甚至都得留宿东宫。

  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放谁身上也遭不住啊!

  没几日,他就又想跑路了。

  不过看着难兄难弟的太子,最终还是没能狠下心来。

  “这些折子内阁只能送到宫里来,由我亲自批复……”

  毕竟人家弹劾的是内阁,总不能让内阁自己批复弹劾他们的折子吧。

  刘弘心里也满是怨念,自打他采用贾琮与黛玉草拟的策略,开始革新教育,推行文、工、医、数、兵等百家之学的教育理念后,就像是往本就不平静的水潭扔下了一颗大石,京城炸锅了。

  从京城到地方,送来的折子是成倍的增长。

  这些人不但弹劾首提此议的贾琮,更是连礼部与内阁都捎带上了。

  而且这些人很聪明,他们对贾琮的弹劾不过是老一套,毕竟他们自己也清楚你就是说出花来,贾琮的地位依旧是稳如泰山。

  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内阁,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内阁擅权,说内阁把持朝政,大有清君侧、复古制的迹象。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表象罢了,说白了就是反对朝廷改变士农工商的阶级现状,反对除儒教之外其他百家学说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既然你们这一届的内阁不顶事,那就换一届上来。

  但一切的阴谋阳谋,在历史大势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四月初一,京城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医者大游行。

  无数医者走上街头,手持横幅标语,从四面八方涌向宫门之前。

  医者,这个以往被人忽视的群体,第一次站在了革新的最前端。

  “建立官办医学院,推广医术教育,提高医者的社会身份……”

  刘弘看着手中的京城医者上书奏请的十八条请求,目光不自觉的往贾琮身上瞅。

  这封上书,无论是格式还是言辞风格,他可太熟悉了。

  “永丰侯,你来说说,这封上书,朝廷该不该同意?”

  殿中的诸位重臣皆看向了一旁吃瓜的贾琮,说实在的,与贾琮同殿为臣这么久了,这小子最喜欢的就是用大势来压人,这封上书,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出自谁的手笔。

  好在殿中都是自己人,正儿八经的帝党成员。

  贾琮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言了当的说道:“当然是同意啊,谁敢说他今后不看大夫?”

  呃~

  好他娘的真实!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贾琮的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谁敢反对,估计从今往后在京城来个看病的大夫都找不到。

  刘弘最先没能忍住,噗嗤一声给笑了出来。

  紧接着东宫正殿就传出哈哈大笑,令原本紧张严肃的小朝会变得欢快起来。

  “这倒是个好主意,借此,先将医学的革新推进开来。只有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今后倒是可以多试一试这种方法……”

  民意这种东西是可以操纵的,内阁的几位大佬哪个不是人精,立马从医者大游行这件事中看透了事情的本质。

  贾琮自然看出了这些人的想法,冷不丁的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我说阁老们,诸位不会觉得这世上只有咱们能这么办吧?今日咱们能让医者大游行,明日就会有人照着葫芦画瓢,逼朝廷后退妥协。必须立下规矩来,不能听而任之。”

  宫外医者的呐喊声隐隐传入了众人的耳中,这个时候,众人都觉得不如方才悦耳了。

  林如海稍一细想,就觉得脊背发寒。

  有时候,他还真想孔圣人的那句话真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意的力量,足可以颠覆皇朝,令他这个内阁首辅不得不谨慎。

  “参照新闻司办报的规矩,今后集会人数超过一千,必须报予衙门批准方可行之。”

  贾琮给老丈人点了个赞,首辅大人脑子转的就是够快。

  “还有一事,陛下已经有数月没有露面,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依臣看,该把陛下出海的事公布出来了,也省的外面的人瞎猜。”

  说到这件事,内阁的诸位辅臣皆是苦笑连连。

  以往他们还觉得当今陛下不但勤政,还是个虚心纳谏、锐意改革的好皇帝。

  现在看来,他们还是高兴早了。

  或许皇帝真是个好皇帝,但他身边的近臣就不一定了。

  一定是靖王、忠顺王还有贾恩侯这家伙把皇帝带坏了,要不然一向勤政的皇帝为何会突然偷跑出去,还上了海船去了西洋。

  ……

  医者大游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令朝中那些反对将医学纳入科举,提高医者品级地位的人闭上了嘴巴。

  正如东宫中讨论所得的结果,这个世上,没有人敢说不生病,也没有人敢有胆子去得罪整个医学界。

  有个傻子被人鼓动,公开反对朝廷有关医者、医学的改革措施,当天就被京城几位名医纳入了黑名单,随即就是整个京城医者联手拉黑,皆表示不会为其以及其家人出诊医治。

  有了这个例子在前,之前还上书反对此事的人,就像是被掐住脖子的鸭子,再也没有人敢对此事发声。

  或许是有了前车之鉴,当朝廷终于拟定了革新医学教育之事、提高医者品级地位的方略时,朝议竟然很顺利的通过了。

  根据朝廷新制定的规矩,太医院院使由正五品提升至正三品,与五寺等同。

  同时在太医院设立皇家医学协会,协会负责编纂医书、推广医学等等。

  京城设立皇家医学院,地方设立医学学校,专门负责培养合格的医者,按照科举的规矩,县、府、院三试之后,通过者即为医学学徒,乡试通过为医生,可单独出诊治病。

  从医学学徒开始,由朝廷给予津贴,资助其继续学医。

  通过乡试之后,医生官从八品,可领朝廷俸禄,入朝廷开设于各地的医院为百姓治病。

  会试、殿试则是医生提升自己的最佳通道,进士科单设医科一项,凡取得进士、同进士之人,可入皇家医学院进修。

  医生之上亦有等级职称,如大医、太医、御医三等。

  大医为正六品,太医为正五品,御医则为正三品。

  贾琮对于这件事极为上心,因为这不单单是朝廷对医学的革新,更是有关全民医疗体系建设规划的第一步。

  培养医者,逐步建设官办医疗机构,然后将合格的医者派驻地方医院、医馆,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给予医者社会地位,推广医学教育,培养更多合格的医者,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不提别的,光是每年因庸医骗子无辜死去的百姓就不知有多少。

  大夏现在是蒸蒸日上,唯一限制天朝发展的,反倒是人口的增长。

  “根据本宫粗略的估算,现如今国朝新生儿的死亡率还是太高了,儿童夭折率更是吓人。户部、礼部在这件事上还是得多上上心,不说别的,就宫中这些年夭折的皇子就有好几个,民间就更不用说了。”

  又是一次大朝会,刘弘端坐龙椅之上,以监国太子的名义行使着皇权。

  众臣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毕竟皇帝老爷翘班好几个月,他们都习惯了龙椅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君王。

  “殿下,臣斗胆请问,陛下的病养的如何了?下月便是万寿节,按制,太常寺需要准备万寿节的各项事务……”

  太常寺卿翟思功突如其来的奏本,让原本还算和谐的朝会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放在了龙椅上的少年太子。

  “今年的万寿节就停了吧,父皇那边……”

  “臣想问,陛下的病到底如何了?天子已有数月未曾露面,臣等实在忧心不安……”

  翟思功似乎是挑破了数月来的平稳假象,大殿中瞬间哗然一片。

  除了内阁、六部及几位军方大佬外,文武百官几乎都在吵着要太子给他们一个说法。

  咳咳~

  突然传出的咳嗽声,压下了殿中的纷扰喧闹。

  “吵什么吵?吵得人头疼!”

  很少在朝会上开口的冀王刘淮突然说话了,直接打懵了还想“逼宫”的人。

  只见老爷子隐晦的朝着龙椅上的太子眨巴了一下眼睛,随即从太师椅上起身,威严的扫视一圈,令原本还在吵闹的文武百官无不垂下脑袋不敢直视。

  “陛下出海了,应法兰西国王邀请,陛下携靖王刘怡、忠顺王刘恪,还有荣国府的贾赦一同出海,去了西洋访呃……访问,应该是这个词。”

  哗~

  刚刚安静下来的大殿又一次炸了锅,直到殿御史方静严不得不敲响了钟磬,刘淮这才慢悠悠从怀里掏出了一卷七彩龙纹的圣旨。

  “陛下有旨……”

  这回就是太子爷都惊呆了,父皇竟然还留有一手?

  他连忙从龙椅上下来,走下丹陛,领头跪下。

  “儿臣恭聆圣谕!”

  “臣等恭聆圣谕,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淮圣旨都没有打开圣旨,只是高高将其托举起来,轻咳一声就高声道:“陛下出海,诸位臣工安心辅佐太子处理朝政。凡军国大事,内阁奏请东宫,讨论施行即可。皇族中事,由冀王刘淮处理……钦此!”

  冀王刘淮,皇族中辈分最高的老亲王。

  皇帝在他这里留了一手,倒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百官中依旧有铁头御史站了出来,质疑这道圣旨的真伪。

  不过这还真是皇帝留下的后手,就是为了防止他偷跑出去浪,朝中乱了套。

  他不但在冀王府留了后手,还在内阁留了一道旨意。

  当下还没到那个份上,内阁那边的旨意就没有公开。

  几位老大人被推举出来,上前研究了一番那道七彩龙纹圣旨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圣旨为真。

  这下子算是解决了太子爷数月来的心病,他不由哀怨的看着冀王刘淮。

  “叔祖,您把侄孙坑的好苦啊!”

  朝会在炸锅吵闹中草草结束,刘淮带着太子、贾琮慢悠悠往东宫走。

  他乐呵呵的打量着满脸幽怨的太子,好半天才逗趣道:“这不怪我,伱老子人都跑了,戴权才把这道圣旨给我送来。要是我早知道你老子要跑去西洋耍,你看我不揍他!”

  说到这个,刘淮还真有这个权利。

  估计全天下了解皇帝性子的,绝对是已故的老圣人。

  老圣人在临终前,专门留下了刘淮说了好一阵的悄悄话,就连皇帝自己都只知道老爷子给自己的小叔叔留了一条戒尺,就是用来揍他的。

  “你爹呀,他原本就是个向往南征北战的武将性子。若非皇兄把他丢到了龙椅上,估计他这会正带着将士们在沙场上驰骋呢。”

  刘淮远眺天边的云彩,眼中也是一片向往之色。

  出身皇族,又有几个自由身?

  他刘淮又何尝不想率领大军,征伐八方,成为人人敬仰的大将军?

  可惜啊,他已经老了。他的皇帝侄子能在五十岁鼓起勇气,去海外闯荡一番,也算是带着他自己的执念一同西去吧。

  贾琮望着这位向来万事不管的老亲王,心中倒是泛起了一丝同情。

  他悄悄拽了拽刘弘的衣袖:“四哥,今后你要是想出去逛逛,不用这么麻烦的。我一定给你想个好主意,一定带你去咱们大夏的大好河山好好看看!”

  月票推荐票

  家里有事,今天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御猫,红楼御猫最新章节,红楼御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