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寻龙 第1167章 纸上谈兵外

小说:北马寻龙 作者:一笔心酸 更新时间:2023-11-12 22:17:2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那么厉害!?」

  唐倩雯发自内心的惊愕。

  「那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陈安然则是一脸的不屑:「倘若真的实战交手,纳兰文静面对龙虎山的天师长老,根本没有半点胜算……」

  纳兰十五岁?那也就是四年前。

  这件事曾轰动过整个玄门,龙虎山为此颜面尽失。

  当时,在玄门之中,有不少人为此议论。

  但无一例外,众人都在谈及此事的时候,都选择性的轻视了纳兰文静,不屑于她的纸上取胜。

  试想当时,若是真刀真枪的交手,纳兰文静没有半点取胜的可能……

  为此,还有不少人引经据典,提起了《纸上谈兵》的历史故事。

  据悉,是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

  就连身为名将的父亲赵奢,也在兵法上难不倒他,从此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但赵奢始终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最终架不住赵王坚持。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箭而亡,损兵40万。

  自此,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便流传开了,意为,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赵括被后世取笑,暗讽了数千年。

  可少有人提……

  「赵括在兵法领域中,至少理论上是个奇才。」我甚至在一本古卷中,还看到过赵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确实令人吃惊:「他曾用巧计打赢过战国时期最难打的攻坚战,用极少的损失攻陷齐国坚固的城池——麦丘。麦丘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理论之精深、思路之巧妙,令其父赵奢也比之不及。」

  「不是吧!?」陈安然一怔:「纸上谈兵的赵括,那个废物除了长平之战外,还有战绩?」

  「有,」我当下细说起了,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决心拿下齐国的麦丘城,出兵10万大军前去攻打。

  在赵惠文王看来,当时的麦丘已成为一座孤城。如今被赵军大军压境,四面包围,城内人无处可逃,自然应该手到擒来。

  可赵惠文王不懂兵法,他不知道这种情况下的坚固城池,已成为无退路的「死地」,反而是最难拿下的,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是这个道理。

  因为城中的人既然无路可退,又不愿意投降,只好死战到底,攻城的赵军自然会死伤惨重也难以攻下。

  兵法讲究「围三阙一」,就是要留一条后路给被围困的敌人,当他们发现有退路时就不会力战到底,而是失去斗志,往唯一的退路争先恐后地逃跑。

  就像是猎人,在山里打狍子一样,围成半月形,专门留一条逃跑的通路,狍子们就一窝蜂往预留的路线逃跑,猎户们才能满载而归。

  古代的围城战其实也是同理,除非攻城一方真有十足把握,能直接攻克坚城。

  而实际上,麦丘城内守军,早就得知了赵军前来进攻的消息,也早已加固城墙,做好了死守城池的准备。而齐王也是往麦丘输送了援军和粮草,不惜成本地想要守住麦丘。

  更麻烦的是,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也有不少在齐国,帮助守军改良弓箭的威力,并提升防御工事。

  崛起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墨家,以擅长制造机关消息出名。墨家弟子们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一向反对诸侯之间吞并地盘的不义之战,因此他们设计防守的工事非常厉害。

  结果,即便是经过军事改革的赵国,其军队人数众多,勇猛善战,可在攻打麦丘时,面对守军的锐利弓弩,以及坚固的城墙工事,如同割麦子一样倒下,久攻无果,且伤亡惨重。麦丘城却依然坚固自如,牢牢掌控在齐国手里。

  最终也是迎来了临阵换将,赵括献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马寻龙,北马寻龙最新章节,北马寻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