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无太子 卷五 第676章 紧张的长安城……

小说:贞观无太子 作者:赴醉人 更新时间:2023-11-20 23:48:0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对于普西偌等人的奏章,李承乾并没拒绝,当然,也没必要拒绝,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大明建国以来,对于大唐而言,还从未展现过自己的综合实力。

  此番出使大唐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至于说调动长明军,他更是没有一点儿意见,别忘了,长乐年纪也不小了。

  作为兄长的他,自然也要为长乐思量一二了。

  总不至于真让长乐嫁给长孙冲吧?

  历史的悲剧不该重演,也不能重演。

  再说了,如果不是到了必要的时候,他不愿意妥协。

  当初在太极殿上他就说过,纵使想称帝他也只会一刀一枪的打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帝国!

  这是属于他的骄傲……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日月山变得异常的忙碌了起来。

  几乎半个国朝都在为即将的访唐做准备,而在普西偌等人的统筹之下,准备工作也进行得异常的顺利。

  而就在日月山紧锣密鼓的为出使做准备的时候,长安城,李恪等人也没闲着。

  他们也在商议如何给胡商一个答复。

  重修唐律是不可能更改的,哪怕是胡商全都跑了,他们也不会做任何性质上的改变。

  这种国朝之政策,朝令夕改,那他李恪也不用去争什么了。

  “殿下,对付这些胡商其实没那么复杂。”就在这时,权万纪笑道。

  李恪闻言苦笑道:“这个本王也知道,毕竟他们不可能愿意放弃在长安的生意,前些日子,本王派人打听过了,他们每年的收益可是不低,不远万里来长安做生意,他们又岂会轻易放弃?”

  说到这里,李恪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但问题是,我们赌不起!

  尤其是还有王德全这些大明的拥趸在一旁虎视眈眈,别忘了,大明在商业领域上,说是当世第一也不为过!

  他们要是给胡商抛去橄榄枝,那结果可就……”

  李恪其实也知道该如何对付这些胡商,但又有诸多的顾忌,有些时候,他也没有办法。

  真要是这些胡商选择了去大明谋生,李承乾能笑死,但他能蠢死!

  “是有这方面的麻烦,但真要如此的话,估计陛下对那位只会更加……”

  “不不不。”权万纪话都没说完,李恪便摆了摆手说道,“那时候什么都不重要了,本王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愚蠢。”

  权万纪想得还是太简单了,以为即便如此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事实上呢?李恪没有李承乾的底气,更没有李承乾的本钱。

  就算李二因此更加不满李承乾又有何用?

  根本解决不了李恪技不如人的事实。

  如此一来,李恪的处境只会更加被动。

  “那我们可不可以和那些胡商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毕竟此番我们的目的并没有对付他们的意思。”一旁,有人说道。

  “笑话,我泱泱大唐,和胡商妥协?陛下怎么看?满朝臣公怎么看?天下人又怎么看?”权万纪冷笑道。

  他虽然有些迂腐,但血性还是有的。

  这个年代的汉人,民族的自豪和骄傲,那真不是后世宋朝能比拟的!

  当然,也正是权万纪的这种性格,使得他在原本的历史上被李祐给肢解了……

  “长史此言不错。”李恪也是点了点头,道,“不过区区胡商而已,在我长安的地界上,还敢违背我大唐律法不成?”

  他的态度也是如此,当然,和权万纪又略有不同,这是属于他大唐皇室的傲气。

  堂堂王爷,向胡商妥协?那脸都丢到什么地方去了?

  如果换做李承乾,这些家伙胆敢如此?

  而就在他们结果都没商量出来的时候,大明庞大的使团已经出发了。

  当大明使团进入大唐境内的时候,许敬宗、王仁祐等人都看傻眼了。

  前些日子,朝廷下旨,让洮河郡作为接待大明使团的第一站,他们就一直在准备着,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大明的使团如此庞大。

  好家伙,那车队如长龙一般,毫不夸张地说,当大明的使团进入洮源城的时候,光入境就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

  算上护送使团的长明军,整支使团将近三万人……

  如此庞大的使团,他们哪里见过啊!

  “贤侄此番是要衣锦还乡了啊?”许敬宗笑道。

  完成了正式的交接后,许敬宗拍着长孙冲的肩膀笑道。

  别看按照官职来说,长孙冲如今比许敬宗高多了,但许敬宗多大个年纪?如今又是长孙无忌的嫡系班子,倚老卖老两句也就正常了。

  当然,这也是许敬宗的小心思,未来要是那位回长安继承大宝了,他也得换一艘大船,与其换别人,哪儿有长孙家的大船牢固?

  “许郡守说笑了。”长孙冲闻言,也是笑道,“小侄作为大明使节出使大唐,为的是两国之间的邦交与合作,岂是小侄那点儿私心可以比拟的?”

  “那倒是老夫说错话了。”许敬宗也是笑着打了个哈哈。

  一旁,王仁祐倒是插不进一句话,一来是他和长孙冲不熟悉,更谈不上了解,只是知道这么个人罢了。

  二来,以他的官阶和出身,也不够资格。

  官场上向来是讲究这些。

  不过作为大唐有名的老狐狸,许敬宗哪儿不懂这些,当即就笑道:“对了贤侄,给你介绍一下。”说着他指了指身旁的王仁祐,这才说道,“这位是我洮河郡郡丞,王仁祐,王郡丞。

  王郡丞,这位就不用多介绍了吧?”

  他今天其实也有敲打王仁祐的意思,所作所为无非就是想告诉王仁祐,在大明,老夫也是有门路的,别以为你的那点儿小动作老夫不知道。

  当然,他也只是敲打一二,彰显一下自身实力而已,对于王仁祐想做的事情,他倒是没打算干预。

  准确的来说,他不想干预那位要做的事情。

  “原来是王郡丞当面,久仰其名,未曾一见,本官一度引为遗憾,今日得见,总算是了却了本官这桩遗憾了。”面对王仁祐,长孙冲话语中虽然谦逊,但也是有度的。

  “长孙尚书年少有为,本官也是仰慕甚久。”王仁祐当下也是笑道。

  闲聊了几句,众人便朝着洮源城的长明酒楼走去,解决晚饭问题。

  “说来惭愧,作为大唐官员,招待大明使团,却是在大明自己的酒楼中,让贤侄见笑了。”酒桌上,许敬宗虽然语气中带着歉意,但脸上却是流露着姨母一般的笑容。

  长孙冲其实也有些意外,按理说,洮源城不至于安排他们一顿晚饭的地方都没。

  不过既然对方这么安排了,他也没有挑理,当即也是笑道:“这话可就说得不对了,大唐又不是没掏钱不是?

  长明酒楼终究只是一个做生意的地方,谁花钱了谁做主,再说了,唐明两国本就亲如一家,何必分得这么清楚?”

  这般说着的时候,长孙冲在酒桌上打量了一眼,当下心中也是了然。

  褚遂良在,这人他认识,崔明远也在,这人他当初刚来洮源城的时候还去拜访过,但除了他们两人外,就只有许敬宗和王仁祐两人。

  如果说,旁人没有陪席的资格,长孙冲还是能理解的。

  毕竟规格在这里,崔明远和褚遂良也是因为大家熟识,但问题是,作为洮源城的那位县尊,长孙冲却是没看见,这就有意思了。

  当然,他并不会点破就是。

  一顿晚饭吃得波澜不惊,众人的交流其实也不多。

  次日一早,长孙冲所率领的使团便继续朝着长安出发。

  待他们走远后,褚遂良才看着薛仁贵的背影说道:“那就是薛仁贵吧?一战坑杀西突厥数万降卒。”

  他对薛仁贵这样的莽夫,那是真看不上眼,除了会杀人,有什么好的?

  “行了,那位都没说什么,我们说这些有什么用?而且,能一战坑杀数万降卒,还能受到重用,也足见这位在大明的地位不低。”许敬宗闻言笑道。

  他倒是无所谓,杀人就杀呗,只要杀的不是他,他才懒得管。

  褚遂良闻言看向了崔明远,两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也便没有多言。

  对于许敬宗,两人都没什么话好说,能力是有的,但为人嘛,呵呵。

  许敬宗自然也不会管这些,当下也是笑道:“看吧,长安这回,真的热闹了,等大明的这支使团进了长安城,呵呵,不知道得出多少有意思的事儿。”

  他如今的状态就是看戏,坐看他们斗起来。

  这般说着,许敬宗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崔明远一眼。

  崔明远知道他的意思,但也没想辩驳什么。

  虽然他也是崔家人,但自从当年在泾阳城跟李承乾聊过几句话,他就陷入了自我矛盾中,这么多年来,他只想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已经很少和崔家接触了。

  见崔明远不说话,许敬宗也就不再多言,说一句是调侃性的试探,说两句那就是挑衅了。

  “对了,不是说房遗爱、程处亮、李景仁这些家伙都在长明军么?怎么一个人都没见着?”褚遂良有些意外地问了一句。

  说到这个,许敬宗也有些意外,昨天晚宴的时候,他是打算安排这些家伙的,毕竟都是长安的熟人,结果长孙冲给婉拒了,至于那些家伙,他更是一个都没见到。

  “也许是军纪吧。”琢磨了半天,许敬宗才给出了一个答案,“听闻整个大明军队,军纪最严的便是这长明军,不过这倒也正常,要是没有如此严明的军纪,哪儿有那般可怖的战绩。”

  众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好似除了这个解释,他们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答案。

  ……

  另一边,崔浩等人其实也在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一直到大明使团都出城后,这才有人摇了摇头,道:“大明这是有大动作啊!”

  他们也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使团,数万人,说句实话,也就是大明的使团,换做别国的使团,这么多人,大唐一定会派兵沿路护送!

  当然,即便如此,大唐也没有轻视,各州府的守军谁不是严阵以待的?

  “消息传回去了吧?”崔浩也是无奈地说道,“不管怎么说,长安那边也得早做准备才是。

  我看大明这次出使大明,不一般啊。”

  “昨晚就出发了,哎,等消息吧。”有人回答道。

  他们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但又不能什么都不做。

  这会儿,众人其实都有些无力感。

  商人,终究只是商人。

  面对庞大的国家机器时,能做什么呢?

  而随着大明使团入京的消息传到长安,半个长安城都震惊了。

  数万人的使团!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比如李孝恭、比如长孙无忌,又比如李二,他们这些人自然早早就知道的。

  如果不是他们点头同意,大明数万人的使团估计刚刚逼近大唐边境,大唐的烽火狼烟就燃起来了。

  可终究还是不知道的人多啊。

  尤其是当大家知道,那支制造了西突厥血案的长明军也来了,众人也是一阵的惊讶。

  当然,他们惊讶的不是这支军队彪悍的战绩,真正让他们惊讶的是这支军队恐怖的关系网。

  好家伙,大半个长安的勋贵都被一网打尽了呗?

  当年那群在长安为非作歹的二世祖,如今又要回来祸害长安城了?

  蜀王府中,李恪这会儿也收到了消息。

  他这会儿也是一阵的头皮发麻。

  相对于别人,他其实知道得更多。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当年血洗阴弘智满门的就是长明军的那些家伙,真要说起来,这应该是长明军第二次踏足长安城了。

  只是,这次他们又会做什么?

  说实话,他隐隐有些担心,长明军啊,那真是杀出来的名声。

  另一边,崔家。

  还别说,他们这会儿和李恪的心态差不多。

  主要是他们搞不清楚李承乾将长明军派来的意图。

  而且,李承乾自从去了西域建国之后,他们对其就更不了解了,这边他们前脚表现出了对李恪的支持,那边后脚就把大明最近如日中天的长明军给派了过来,谁心里不慌?

  尤其是他们和李承乾还有着多年的过节……

  要说唯一的不慌的,这会儿可能就李泰了。

  他如今那叫一个期待,说起来,满长安城,估计就他一个最期待大明的使团早早抵达的。

  毕竟看热闹的人,从来都不嫌事儿大。

  正这么想着,李泰突然站起身说道:“不行,本王不能干看着,还是得做点儿什么,来人,备车,本王要进宫!”

  这家伙如今一点儿压力都没,做什么都有些随心所欲的,日子倒是过得好不逍遥。

  想不明白,昨天莫名其妙删了我三万字,又给我加回来了?是啥情况?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贞观无太子,贞观无太子最新章节,贞观无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